口腔实训室守则
1、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内容,明确目的要求,掌握实验的原理、方法、步骤;了解有关仪器的性能、配置;熟悉其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。
2、不迟到,不早退,不无故缺席,有事必须向指导老师请假。
3、必须在教师指导下,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,如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事故当追究责任。
4、遵守实验室纪律,保持室内安静,严禁高声喧哗。上课时应关闭手机、小灵通等通讯工具,以免影响教学秩序。
5、节约用水、电。根据实验需要领取适当适量所需材料,避免浪费。
6、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安全管理条例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,不准违规操作;认真填写仪器设备使用登记册,保持室内整洁、规范、文明、有序的实验环境。爱护公共财务,公用器械由每小组组长负责领取,于当天实验完成后立即清洁归还。如有损坏或遗失,按《学校制定的关于损坏、遗失实验器材实行赔偿的暂行办法的通知》照价赔偿。
7、学生不得单独进入实验室。如遇学生因故补做实验,应由指导老师批准,通知实验室,安排教师到场指导。
8、保持实验室及楼道清洁。实验时,学生须穿白色工作服,衣帽整齐,书包不得放在实验桌上,不得在实验室内吃东西,不随地吐痰和乱丢纸屑,严禁吸烟。
9、下课前15分钟清理归还公用物品,清洁桌面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。组长安排值日生完成实验室清洁,灯、椅摆放整齐,关好门窗水电 。
10、所有学生必须遵守《实验室守则》,有关表现要作为实验评分的考查内容。
实训室防火安全
1、以防为主,杜绝火灾隐患。了解各类有关易燃易爆物品知识及消防知识,遵守各种防火规则。
2、在实训室内、过道等处,须经常备有适宜的灭火材料,如消防砂、石棉布及各类灭火器等。消防砂要保持干燥。
3、电线及电器设备起火时,必须先切断总电源开关,再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熄,并及时通知供电部门。不许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来扑灭燃烧的电线电器。
4、如果酒精泼洒在桌面上着火燃烧,用湿抹布、砂子盖灭,或用灭火器扑灭。如果头发着火,立即用湿布蒙盖,使之与空气隔绝而熄灭。衣服着火时燃烧面积较大,可立即躺在地上打滚,千万不要乱跑,使火焰不致向上烧着头部,同时也可使火熄灭。
5、在实验室起火时,应事先作起火分析,并将实验过程的各个系统隔开。
6、一旦发生电器失火,首先迅速切断电源,移走一切可燃物,关闭通风器,防止火势蔓延,立即用灭火器扑灭火焰,如火势严重,无法控制,立即组织学生撤离事故现场,同是立即拔打119报火警,如有人员烧伤立即拔打120请求医疗支援,应急处理后,立即向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上报灾情。
几种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的预防措施
1. 对新上岗人员和初次实训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做记录。宣传实验室安全知识、学习实训室规则,尽量杜绝因违规操作实验引发的安全事故。要求实训室人员掌握灭火器的使用,初步掌握临时处理事故方法,制定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,并实行定期应急演练。
2. 易燃物和其它物品分开放置。
3. 在使用酒精灯前,必须衣帽整齐,头发全部放到帽子里面不可外漏,桌子上面不可放其它衣物,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方可进行实验。手上如沾到酒精,应用冷水洗除。
4. 保持实验室通风,室内严禁吸烟。
5. 实验室内备有砂桶、湿抹布、灭火器等防火器材。
6. 酒精具备合适的存放地点,并有专人保管。实训结束离开实训室前,仔细检查酒精灯是否熄灭,电源是否关闭方可离开。
7. 初次实训的学生进行实训操作前,需经带教老师讲解机器的使用原理和试教操作程序后学生方可使用。
8. 学生在进行实训操作时,要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,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。